高考生填報志愿時怎么應對大小年的情況

在高考結束之后,學生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志愿填報,這是和錄取相關的內容,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此外,不同人的成績不一樣,他們選擇的大學和專業也會不同。今天分享高考生填志愿處理大小年的問題,感興趣的看過來吧。
高考生填報志愿時怎么應對大小年的情況
某一年填報某高校的人數比計劃招生數高出許多倍,直接結果是抬高了當年的錄取分,這就是大年。而因為這年的錄取分高,競爭非常激烈,下一年許多考生望而卻步,不敢報考該校,于是參與競爭的人少,錄取分相應就降下來,這就是小年。再下一年的考生因為錄取分數低,報考的考生又大大增加。如此循環,報考人數和錄取分起伏十分明顯,就形成了所謂的大小年現象。每個區域都有大小年學校,我們要認真分析學校每年錄取分數、招生計劃、招生信息變化等因數,提高學校的分數判定能力。
高考生填報志愿怎么確定方向
填報志愿主要是三個選擇:城市、學校、專業。你首先得確定這三個因素哪個是你最看重的,這是方向問題。比如,我特別特別喜歡重慶,那么你就把重慶的大學排列在一張紙上,稍后做選擇;如果,我特別特別喜歡武漢大學,那么你就把武漢大學的專業排列在一張紙上,稍后再一一排除;如果我特別特別喜歡化學工程,那么我就把有化學工程的學校全部排列在一張紙上,再做下一步選擇。
高考生填報志愿怎么拉開梯度
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間拉開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全國來講,目前除高考改革省份外,基本分兩種情況:
平行志愿,在拉開梯度這個問題上,風險有所減小,但也不是不考慮。平行志愿的實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風險,同時更突出了高考分數的作用。在考慮梯度問題時,可以使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的原則。
順序志愿,院校梯度就非常重要了,填報時要把握兩個方面。首先,第一志愿關鍵。其次,第二志愿應該重點考慮往年報考人數不足,曾經招過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學?;驅Χ驹赣蓄A留計劃的高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upkao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