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錄取名單什么時候公布

近日,不少高校的最新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發布,學生們要留意心儀院校的招生政策,抓住機會,爭取拿到名額。當然,強基計劃的招生不簡單,大家要謹慎做選擇。小編整理了西北工業大學的錄取事宜,一起來看看吧。
西北工業大學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錄取名單什么時候公布
1.綜合成績折算辦法
第一類、第二類考生的高考成績、面試成績分別占綜合成績的85%和15%,面試成績滿分100分,其綜合成績計算辦法:綜合成績=高考成績/高考滿分×85+面試成績×15%
綜合成績保留小數點后兩位,按綜合成績高低進行排序。同分情況下依次按高考成績、面試成績、數學、語文、外語單科成績排序。
2.確定錄取名單
對于第一類考生,根據考生填報志愿和在相關省份強基計劃的招生名額,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確定預錄取名單,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確定專業。
對于第二類考生,綜合成績達到同省份第一類考生最低錄取分數線的,予以錄取。
我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按招生計劃審定強基計劃預錄取名單,并報各省級招辦審核,辦理錄取手續。
錄取名單將于7月5日左右在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網公示。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本省后續高考志愿錄??;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后續各批次高考志愿錄取。
西北工業大學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怎么考核
我校于7月2日前舉行考核(含面試和體質測試),具體事項請考生關注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網公告。
1.面試考核
采取專家、考生“雙隨機”抽簽的方式,測試全程錄音錄像。采取專家組與考生一對一面試模式,考核學生的思想政治、創新能力、興趣志向、科研潛質、科學精神、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洞察力、靈活運用知識創造性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質。
在綜合考慮專業等因素的基礎上隨機分組面試專家,每組包含理科、工科、文科、藝術等各類別專家不少于5名;考生按生源地隨機分組;第二類考生每人面試時間不少于60分鐘。
2.考生綜合素質考核
考生綜合素質檔案作為面試的觀測點之一,并在面試中考核使用。
3.體質測試
進入考核的考生須參加我校組織的體質測試(測試辦法詳見附件),學生在六項測試項目中限選兩項(選定后不得更改),合格標準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中高三畢業生體質測試評價指標執行。因身體健康等特殊原因不能參加者,需提出書面申請,學籍所在中學校長簽字并加蓋學校公章,并提供三甲醫院出具的醫療證明。
測試項目:體重指數(BMI)、肺活量、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50米跑、男生引體向上/女生1分鐘仰臥起坐。
西北工業大學2022年強基計劃培養方案有哪些
強基計劃錄取學生,根據錄取專業對應進入我校航空航天類、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進行專門培養。學校為強基計劃學生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優勢資源和平臺,實行導師制、小班化、探究式教學,加強通識教育、夯實數理化基礎、提升國際化交流水平。培養有志于長期從事國家亟需關鍵領域和重大基礎學科,具有優秀綜合素質、扎實理工基礎的領軍人才。
航空航天類專業依托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國家級A+學科優勢資源,服務國家航空、航天及國防領域高端裝備研發重大需求,匯集優質教學資源,融合航空航天領域基礎學科和未來發展學科知識體系,創新面向航空航天工程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扎實的工學基礎、鮮明的學術志趣和寬廣的國際視野,以科學素養和工程素質為主線,培養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領軍人才。
數學類專業結合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優勢資源,聚焦數據科學、智能科技、先進制造和航空宇航等國防安全領域對于分析、代數、幾何、統計等基礎數學的強烈需求,面向科學計算理論與方法、網絡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復雜系統動力學與控制、統計與復雜性科學、計算幾何與圖像信息處理等國際科技前沿,致力于為數學和國防科技領域培養“數理基礎堅實、實踐能力突出、專業思維寬廣、綜合素養深厚”的高層次創新型數學拔尖領軍人才。
應用物理學專業結合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優勢資源,面向未來空間技術與工程中的物理與技術問題,如空間站材料物理、凝聚態物理、微納光子與信息光學等國際前沿問題及國防技術領域的重大戰略需求,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堅實物理基礎、獨立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未來能在引領人類發展進步的國家重大需求領域從事物理學和相關國防關鍵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科學家、總師等各類領軍人才。
化學類專業結合化學與化工學院長期以來服務國防軍工的專業優勢,面向國家發展中關于新材料和新工藝的重大卡脖子難題和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圍繞智能與高性能材料、能源與催化、綠色化學過程等國際前沿科學問題及國防技術領域重大戰略需求,培養具有堅實化學理論基礎、實踐能力、獨立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未來能在國民經濟主戰場和國防科技領域從事化學基礎研究和重要功能材料研發的“理工復合型”領軍人才。
進入強基計劃的學生,實行“3+1+N”的“本碩”或“本博”銜接人才培養模式,鼓勵選擇“本博”模式?!?+1”為本科強基學習和本科階段本博或本碩銜接學習年限;“N”為所在學科的博士或碩士學習年限。
本科強基學習階段實施動態分流和補入機制。每學年結束后進行一次考核,未達到要求的學生分流出強基計劃,轉至錄取強基計劃專業對應的普通類專業進行后續培養。由學生轉出后留置的空缺名額,根據實際需要,通過在普通類專業遴選優秀學生進行補充,轉入學生需補修相關課程。
成績考核符合要求的強基計劃學生,碩博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以學科交叉培養。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upkao立場。